close

經歷過嬰兒哺喂的人都知道,嬰兒吃完奶後很容易吐奶,有時一不小心嬰兒枕頭上或抱他的人身上就給吐了一大灘,有時甚至是已開始發酵的酸臭奶液。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?

造成寶寶吐奶的原因:

新生兒的嘔吐可以是生理性的,如正常新生兒一天可有1-2次嘔吐;也可能是消化功能紊亂或消化道梗阻的主要表現。餵奶過快、餵奶量過多或不足,頻繁更換奶方,過早添加輔食,餵奶前較長時間的哭鬧,餵奶同時吞入大量的空氣,吃奶後末豎起拍背或餵奶後體位變動過大如換尿布等均可引起嘔吐。但嘔吐頻繁,或同時伴有腹脹、腹瀉、發熱等症狀,要考慮存在病理情況。較常見的有胃食道返流、感染、幽門痙攣等,而嘔吐物中有黃色膽汁樣物質要考慮外科情況。

治療寶寶吐奶的方法;

1.拍嗝

寶寶喝完奶後,由於胃裡下部是奶,上部是空氣,會造成胃部壓力,出現溢奶、吐奶現象。因此,應及時幫寶寶拍打嗝,讓氣體排出來。只要減小了胃裡的壓力,自然就能減輕吐奶、溢奶情況。

2.體位療法

如果拍嗝有困難,那麼就將寶寶直立抱起,讓他趴在你的肩上至少30分鐘,然後將枕頭墊高,讓寶寶右側躺下,這樣可以有效地增加胃部排空速度。

3.飲食療法

增加餵奶次數,減少每次的餵奶量,做到少量多餐。餵奶後適當多抱一會兒寶寶,不要急於將他平放在嬰兒床上,這樣有助於減輕返流。不過,調得太稠的奶容易造成腸胃阻塞或腹瀉哦。

4.藥物治療

如果吐奶、溢奶嚴重,請醫生開一些刺激腸胃蠕動的藥物來改善。不過,藥物治療是放在最後考慮的。

預防寶寶吐奶的方法

1、給嬰兒餵奶時姿勢要正確,嬰兒餵奶時應當母親用左手腕內側讓嬰兒枕著,手腕多往頸部位置移動不讓嬰兒頸部受力,不然嬰兒頸部會容易受傷的。而且嬰兒吃奶時少少抬高頭部,右手拿著奶瓶給嬰兒餵奶。

2、嬰兒應當使用無吸管奶瓶,有吸管奶瓶使用時經常在吸管內部殘留的空氣被吸入嬰兒肚內,還沒吃飽就肚子鼓鼓的,容易引起吐奶。

3、嬰兒奶粉不應經常調換,因為用奶粉喂養的嬰兒,不像母乳喂的奶水,嬰兒消化系統適應一種奶粉需要過程的,給嬰兒經常換奶粉會導致消化系統紊亂,吃奶後嘔吐和拉稀的可能。

4、嚴格遵守嬰兒奶粉規定比率和時間,已經按正常時間喂過奶的孩子不要每次哭了就不間斷餵奶,這樣容易導致過飽了引起消化不良,產生吐奶。

5、嬰兒剛吃完奶時,應當輕輕敲背部,讓嬰兒打嗝才放下躺。

提供最豐富,最全面的育兒、親子、早教、懷孕知識等資訊,伴您和小寶寶一起健康快樂成長!關注「跟我學做好媽媽」,公眾號搜索「mamagenwoxue」(長按複製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hotobaby365 的頭像
    photobaby365

    寶貝的部落格

    photobaby3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