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義特教學校高三學生林宜均,一出生就被診斷患唐氏症,媽媽曾慶雲起初無法接受,差點走上絕路。但為了孩子,她很快收拾悲觀的心情,一路陪兒子學畫畫、打鼓、滑直排輪,開發潛能。
天生樂觀的宜均在繪畫嶄露頭角,不但是繪畫賽常勝軍,還開畫展,義賣助人。在母親節前夕,他今天上午獲教育部長吳思華表揚為「特教優質達人」,並秀出畢業展為媽媽畫的肖像,形同給媽媽最好的母親節禮物。
曾慶雲鼓勵身心障礙兒的媽媽,不要壓抑難過的情緒,該哭就哭,哭完重新出發,只要不放棄小孩,就可絕處逢生。她雖然生了一個唐寶寶,但因此更凝聚全家人的情感,他和先生也更關心教育,參與家長會、當志工,生命變得更豐富。
教育部上午表揚16位高中職特教優質達人,每位身障生背後,都有一位偉大的媽媽。
48歲的曾慶雲說,林宜均是家中老二,一出生後就被診斷是「唐寶寶」,智力、視力等注定受影響。「我起初很絕望,甚至一度想走上絕路」。然而,為母則強,看著無辜的小孩,她很快振作精神,10幾天後求助唐氏症基金會,得知另一唐寶寶、特奧游泳金牌范晉嘉的故事,大受激勵,對孩子產生信心。
曾慶雲建議唐寶寶的家長,多讓孩子參加不同的活動,該給的都給他們,可促進肢體及智力發展。以林宜均為例,讀幼稚園時就跟著姊姊學畫畫,激發出天分,畫面的線條、豐富的色彩及構圖,都獨樹一幟,從102年起獲邀多次個人畫展,並已義賣過7幅畫幫助弱勢族群。
此外,林宜均從7歲起學非洲鼓,至今10年,曾隨樂團四處演出,台風穩健,自娛娛人;他也學直排輪,曾參加國手選拔。
曾慶雲說,兒子從特教學校畢業後,暫不升學,還要到晨光智能發展中心學技能、提升人際關係,進一步探詢未來出路。